视频:高三生的送考壮行餐
一个人的学生时代,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,同学间师生间朝夕相处最为紧密的时光,就是高中三年。高中三年,吃饭穿衣学习睡觉,甚至做梦,都是同步在一起。高中三年,最难忘的是哪一天?应该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天。这一刻是2019年6月5日10点39分,辽宁东港一中1000多高三生在母校食堂共享午餐——这是母校为他们提供的免费“送考餐”。
1105名考生要在下午1点17分乘坐39辆大巴去50公里外的市内考点,“送考餐”就成了考生们在母校的最后一餐。母校送考24年,最后一餐年年相似,真正不变的,是饺子和鱼。中国人讲究“上车饺子下车面”,母校之于考生,一如父母之于子女——20多年中,多届高三生回忆起母校的良苦用心,常常情不自禁潸然泪下。
母校最后一餐第二不变的是鱼。为了高三生就餐方便,食堂采用的是炸鱼来表达鱼跃龙门的寓意。
近些年母校最后一餐,人均一袋酸奶不可或缺,恰恰是这酸奶,成了高三生“举杯共祝”以奶代酒的最佳物件。酸奶被举起时,偌大的食堂,“干杯、加油、必胜”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,1000多人的青春宣言,几乎把食堂震爆!
对于考生,在母校的最后一餐意味着什么?于当下,是青春的秀场,是考前的加油站;于未来,是暖暖的回忆和感动——近些年,多届多位从这里走出的考生在接受回访时,有一个共同的说辞:当年享受送考餐,看成是理所当然;许多年过去,倏然发现,那竟然是在母校最后一餐,是一届又一届考生永远回不去的高三……
人生还在,青春已逝。多年后,有人甚至会为这些不起眼的酸奶而忏悔:当初怎么会觉得不爱喝、不想喝、不好喝呢?为什么要让最香醇的感觉徒留回忆中呢?
走出校门,他日回访已是客。再见,高三!然而,除了复读,再见就是永不再见——母校或许还是那个母校,而你,永不可能是原来的你。重新来过又如何?毕竟生命,没有假设。高考结束后或者多年以后,回望母校、回味最后一餐,你会少些潸然多些欣然吗?(棋簿紫/图文)